名称描述内容
当前位置:
新闻详情
资讯中心
EYE HOSPITAL
光明医患故事—— 大娘,不哭
来源: | 作者:jngmykyy | 发布时间: 2022-04-05 | 60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光明医患故事—— 大娘,不哭

      我加入光明大家庭二十年,从基层护理工作,到中层医务管理,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眼科病症,更见识过形形色色的患者,医者和患者,为了共同的目标——战胜疾病,走到一起,于是就有了医患关系和医患故事。从此开始,故事可看,更值得借鉴,只为医患更好沟通,重见光明,早日康复。

       俗话说“百人百姓百脾气”,我领教过暴风骤雨般的怒吼,倾听过和风细雨般的低语,或刚烈、或柔和、基本都能泰然处之,唯独不能面对的就是凄风苦雨般的哭泣,更别说是一位和妈妈一般年纪的孤独老人。

      2022年3月10日的上午,我突然接到病房医生的电话:快来住院部一趟,有个老大娘没有陪护不能单独在医院手术。住院部医生都和她说了这是医院规定,但她不理解。在这里急得哭了,大娘没有老伴,儿女也不在身边,我们确实没有办法,请你来处理一下吧。
      看到大娘的第一眼,我的心就莫名酸楚,这位71岁的老大娘,朴素的衣着、凌乱的头发、长满茧子的双手、浓浓的家乡话,是什么事情让她这样泪流满面?如果是我的亲人遇到这种情况,我该怎么办……

        “大娘,不哭”,我拉过她的手,贴着耳边低声安慰,等她情绪慢慢稳定,听完她的诉说,我已明白她为何而哭:儿子在成都,女儿在日照,谁也不想麻烦。一位倔强独立的老人,在得了眼疾需要帮助的时候,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愿麻烦,更别说邻里乡亲了,当我想要大娘女儿的电话号码时,大娘还在犹豫不决,我知道,这个电话我一定要打通,看到住院部的许多患者在办理住院,几乎都是儿女搀扶着老人,我对大娘说“在您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儿女不在身边,您想想自己一辈子操劳又为了什么?”,大娘终于动摇了,主动把闺女的电话号码给了我,当接通大娘闺女电话的那一刻,那头的话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闺女安慰妈妈,而是在埋怨大娘不早说,根本一时来不了,听到闺女的回话大娘委屈的又开始流泪了,费劲口舌,几经周折,总算解决了陪护问题,大娘也痛快地答应回家,过几天再来手术。

       2022年3月14日上午,大娘和闺女来医院办理住院了,手里提着自家的蔬菜和鸡蛋,说就想来感谢我,想起当时是我让大娘独自离开医院的,因为担心她一人坐车,接连打了三个电话,内心一直为此不安,没想到再见面时迎来的是感谢。

       现在大娘已顺利出院,白内障手术效果很好,对我们医院高度赞扬,医生和护士态度服务都很好,她除了发自内心的感谢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      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,什么样的患者我都见过,但当我们在遇到特殊的病人时,请多一些耐心和爱心、就算很棘手的事情有时也能化解,这些真实的例子我曾在两位老院长的身边体验过,他们对待所有患者都像亲人一样,他们一句话,一个举动,一个眼神,总能体现满满的亲切感。

      我想说,当我们和患者沟通时,对待医院的规定我们一样会执行,但是对待不同的患者,不妨大家换一种方式或思维去沟通。让其单独在一个合适的地方,细细聆听他们的故事,心与心之间距离也许会慢慢拉近,少一些冰冷的医学词语,多一些安慰关心的话语,多一分责任,字里行间充满着感动,医德修为应该从践行价值观起步,“善”字当头,“爱”字领先,我相信我们大家都能做到。